发布时间:2022-12-04
11月6日上午,由美育教学中心举办的“畅游”美术馆日第三期活动顺利进行。本次活动中,25名同学乘坐校车前往红砖美术馆,欣赏其一砖一瓦、一石一木。
一、 一见倾心的展品
《马戏团》
《马戏团》呈现了一个精心安排的,充满戏剧张力的场景:两只木质的活动关节巨手,一只悬置在空中,一只支离破碎,散落在地。十五只无头的野兽标本被安置在巨大的竹制笼子里。无头的动物们处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颈上的切口用红色织物裹住,仿佛鲜血在涌出那一瞬间凝固。
《指向无穷的750个点》
《指向无穷的750个点》由750条负重的铅线组成,所有与铅线连接的悬垂物皆指向不同的方向,似乎被多重磁场紧紧攫住。这几百条铅线似乎都指向我们脚下的地面,然而它们倾斜的轨迹很快便使人意识到了这是一次对引力定律的本质性破坏。为了更好的把握这指向“无穷”的750个点,或许需要我们倒转自己的视线,将天与地彼此对调。在这一颠倒的世界里,天空与地面等量齐观,而观众则只有通过倒转视线的视觉诡计才能浸入其中。
《鲁比欧》
在展览中,奥斯勒创造了一组影像装置,其中包括一个怪诞的形象:眼睛眨动着,旋转着;嘴巴皱着,笑着,撅着,而明显缺失的鼻子突出了这些既奇怪又可爱的生物的整体怪异感。奥斯勒的作品经常直接指向观者和作品的关联,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使用新技术对人类和情感特征进行了模仿。这位一直与时代同行的艺术家,用腹语式的对白与影影绰绰、鬼魅效果十足的影像,创造了生动的超现实的想象空间。
《明日共鸣器》
早在艺术生涯之初,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就喜欢创作具有实验性装置功能的艺术品,展览中的《明日共鸣器》这件作品就是该思路的体现。这件光学仪器的核心部件是一个斜边玻璃环。它原本属于一套菲涅尔透镜,其用途是在灯塔中集聚发散的光束,并以一个固定的角度投射出去,从而增加光的强度。这种将光当作可延展材料来对待的能力,在此作中被用来在墙上绘制素淡的彩色条纹。
《漂流记,2020》
《漂流记,2020》呈现三艘游轮(世界梦号、钻石公主号和威斯特丹号)的事件。由于covid-19的传播而导致成千上万的乘客被关在海上数周,多少人环球旅行的梦想变成了噩梦,人与人之间关系也随之改变——恐惧与拒绝,人生之旅也可随时改变方向。 我们不禁要问:漂流——游牧主义,或漫无目的的游荡,是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唯一出路吗?
建筑整体以红砖为基本元素,浑身散发着自然朴实的气息,与青砖、青瓦一起,打造出了一个古朴典雅的山水庭院。湖边的拱桥,狭长的通道,层层叠叠的圆门,给人一种身在苏州园林之感。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漫步于小桥流水之间,感受着行走中建筑带来的光与影、点与面的变化,自是一种怡然自得的享受。
二、随行感受
当我踏进红砖美术馆的一刻,便被这满目红砖所震撼到:看到的圆形红砖大厅,仿佛看到了古希腊剧场一般,给我一种古朴的气息,彷佛是肃穆的神圣场所,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往里走,却又是满目纯白,多位艺术大师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作品,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沈远的个人展垂钓,她的作品以最敏感、微妙而辛辣的方式迎接一个移民女艺术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在她的作品中我似乎看到了人们的精神家园,处于漂流之中,却又总在寻找一个新的垂钓点,想要钓得一丝悠然自得的希望。再往里走,便是满目苍绿,青砖渲染的园林让人焕发活力,青砖红瓦,藤蔓蜿蜒,似乎是来到了苏州园林,让人心旷神怡。
期待下一次的游玩~
营销224 惠子峰
通过这次“畅游美术馆日”活动,我如愿来到了心驰神往的红砖美术馆,在静好秋季里,感受它别样的诗意。
这次活动方式是自由观赏和游览,于是当我观赏展厅内的艺术作品后便深深扎进了室外的景观中。艺术馆的建筑主体上是由红砖构成的,辅以古朴的青瓦,古典与现代之美完美融合。与其他美术馆的严肃不同,在这里可以亲密地与自然相拥,绿叶攀附红墙,红叶浮于湖面,猫儿打盹,天鹅嬉闹。北国的秋色为这里铺上了绚丽的色彩,南方风景园林式的景观又添加了一份雅致奥妙,月洞交叠,宁静幽雅,清泉石桥,趣味盎然。
在这次畅游美术馆之旅中,越发感到,艺术之美并不冰冷和遥远,用心感受就能悟出其中的美好。
植保223 余柯洁
本次“畅游”美术馆日——红砖美术馆之行带给大家的是一种“对当代世界多元、复杂文化语境的审视及思辨”,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当代艺术带给人们的视觉以及心灵上的冲击,而后又能发人深思其背后的含义。
美育教学中心将会继续带大家感受美、发现美,传播美的种子,写下新时代美育故事。
撰稿 | 曹庆春
摄影 | 王乐仪